原标题:超牛!建筑师还原《北京折叠》设定,你知道女主角的住宅原型啥样吗?
超牛!建筑师还原《北京折叠》设定,你知道女主角的住宅原型啥样吗?
08-31 11:18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勇夺雨果奖后,果不其然掀起热络讨论。不能免俗,我们也决定削尖脑袋蹭一发热点。
只不过,与分析三度空间折射的社会形态这样的文科视角很不一样,我们找来了建筑师圈里脑洞最大的朱起鹏老师,跟我们一起,结合北京现状,从建筑与城市的角度来聊一聊折叠北京的可能性。
哦,对了,这里可以剧透下,考据过程中,我们还顺手找到了女主角家在现实北京中的住宅区域原型。这,就算免费赠送的彩蛋吧。
剧透结束,我们进正片。
在聊“折叠”之前,先让我们重新认识下“北京”, 看看按照小说设定,它的三个空间各长成啥样,以及切割后,你又会被分配到哪个空间。
按照小说描述,第一空间有“大气中正的布局,沿中轴线对称的城市设计,延伸到六环的青砖院落和大面积绿地花园。中式建筑的剧院,日本式美术馆,极简主义风格的音乐厅建筑群……”我们模拟它的典型区域,基本外观如下——
(第一空间模拟,特点是几乎没有高层建筑)
显然,小说关于第一空间的基本设想是有现实原型的,比如延续了“中轴线对称”的城市特色,以及以“青砖院落”和多层为主的住宅形式,这种低容积率混合大片绿化的描述,的确很符合“富人区”的标准。唯一的BUG在于,这样品质的区域似乎和所谓“8车道”的宽阔路网不甚相配。
然后是第二空间,“边角锐利的写字楼,朝气蓬勃的上班族;夜晚的霓虹,白昼一样的天空,高耸入云的公租房,影院和舞厅的娱乐……”光看描写,这简直就是现实北京的东三环沿线,从国贸、经三里屯直到亮马桥一带的景观嘛。它的基本外观于是也呼之欲出了——
(第二空间模拟,大裤衩真是放到哪儿都瞩目呢)
小说里说道,第二空间聚集了大量中产白领,以及高校和娱乐场所,所以通俗来说,其城市景观相当于我们熟知的CBD、高校区与普通住宅、办公楼的混合体。路网交通方面,没有第一空间的8车道那么夸张,但因为主要交通形式是汽车,道路也应宽阔通达。
最后是第三空间,特点就是建筑高度最高、密度最大,简单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利用空间挤进尽可能多的人口。这点特别像香港的公屋,用北京的维度来考量,就像很多文章提到的那样,相当于回龙观、天通苑或者我们身边那些挤满租户的新老居民楼。也正因为功能性单一,它的图示就单调多了——
(第三空间模拟,注意,那条显眼的轨道交通)
值得强调的是,第三空间的建筑,几乎以密集高层建筑为主,鲜少有住宿外的功能性建筑,这样的生态设计,也催生出了小说里描写的狭窄街道边全是小商贩的景象。这是个强逻辑关系。此外,第三空间是几乎没有普通机动车的,小说里也提到了,这里的人们出行全靠磁悬浮。
对三个空间有了直观认知后,我们来理论联系现实考量下, 如果把现在的北京拿来切割,三个空间该怎么分。
(按照小说设定结合现实,模拟的“北京折叠”区域划分,不用猜,我们的大多数都不属于第一空间)
小说关于第一空间的描述,似乎就是以东西城区为蓝图的。除了明显的中轴线,还有那惹眼的“青砖院落”。
所以将现在的东西城区内前三门大街以北区域划入第一空间,基本没有什么争议。这里密度低,楼层矮,文化精粹、权力资源也都集中于此,长安街牛哄哄的10车道,也契合交通状况的表述。
除此之外,论气质的话,首都机场西部、温榆河畔连绵的别墅区,也应该划归于此,那里别墅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这座城市的多数人显著不同(好奇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
(真实的北京,不同形态城市空间在同一时空内并行不悖)
第二空间的范围划分,基本涵盖了五环内的多数区域。不过基于北京南北城发展的现状,它的南缘会比地理上的南五环偏北许多,也许到南三环、甚至二环一带就出现分界了。
这里可能是多数人“熟悉”的北京,当代北京大多数城市器官都集中在这里。它有连绵不断的住宅、高耸的写字楼,云集的高校和努力的中产阶级。
当然,第二空间内部显然也有等级。比如清华北大、万柳社区、香山附近的别墅区,可能更趋近于第一空间。此外,我们把机场区域包含其中,即使它距离城市中心再遥远,庞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已经让这个区域呈现出与周边截然不同的面貌。
(北京城郊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周边城中村中的喧闹商业街,十分贴近原著关于第三空间的想象)
剩下的第三空间,相对来说就十分好划分了。
解决完“北京”,我们来关注下“折叠”。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表翻转,北京的这场折叠就太盗梦空间了。在这方面,郝景芳还是有设计的。
比如,基本的质量守恒。小说里特意提到,由于大地两侧重量并不均衡,所以“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配重物质。人口和建筑的失衡用土地来换。”(郝景芳还不忘一语双关调侃,接了句“第一空间居民也因而认为自身的底蕴更厚。”也是调皮)
在具体的折叠方式上,小说的表述是这样的,“钢筋砖块合拢的声音连成一片,像出了故障的流水线。高楼收拢合并,折叠成立方体。霓虹灯、店铺招牌、阳台和附加结构都被吸收入墙体,贴成楼的肌肤。结构见缝插针,每一寸空间都被占满。”
而建筑的展开是这样的,“附加结构从楼两侧探出,向两旁一节一节伸展,门廊从楼体内延伸,房檐延轴旋转,缓缓落下……一个又一个黑色立方体从中间断裂,向两侧打开,露出其中货架的结构。立方体顶端伸出招牌,连成商铺的走廊,两侧的塑料棚向头顶延伸闭合。”
综上可以大体推断出,折叠的过程并非整体折叠,而是以建筑物(或更小的目标)为单位的累加折叠。粗暴点来说,就是各个目标单位都先折叠成立方体,再整体空间折叠。
(空间折叠效果示意图,关于折叠细节郝景芳显然是有研究的)
为了印证这种折叠模式,小说里有不少细节指向,比如描写彭蠡房间时,强调了折叠时躺人用的“胶囊床铺”,以及“转换的时候,什么都不能挂出来”,老刀也在空间闪转腾挪时,观察到建筑物和土壤之间有金属断裂等。
至少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折叠具备可行性。但这段描写就有点奇怪了“(第二三空间的转换过程)一个空间高楼折起,收回地面,另一个空间高楼从地面中节节升高,踩着前一个空间的顶楼作为地面。”
这段描述中,有很多存疑点。收回地面的高楼去哪儿了?收进地下了吗?如果是,那第三空间的高楼又是从哪长出来呢?从前一空间的楼顶么?难道整个第三空间的折缩体积,都收在好比宇宙黑洞的第二空间楼顶么?
至于折叠后,二三空间和第一空间之间的翻转,则并非不可能实现。但简单的靠固定轴翻转,却不切实际。因为彼此紧密接触的地面断面拥有惊人的厚度,如果无法错开,就会完全卡死,根本转动不了。当然改变断面倾角是一种办法,但小说中似乎未提及这个细节。
其实,折叠技术在现实中已有体现,它的原理跟我们的可折叠家具很像。
(Doowon Suh设计的可折叠纸质庇护所,Modularflex设计的超轻质易装配救灾小屋)
这种折叠方式当然也能被用在普通建筑上,比如现在已经完全产品化的折叠式户外阳台。建筑的一部分完全可以自由的放下或收起,呈现不同的状态。
(看,是不是跟小说里描写的建筑外的招牌很像?)
只不过,按照小说理论,折叠进行需要极端精密和庞杂的前期设计,包括城市中每一个建筑及建筑的每一部分的折叠方式、轨迹和折叠时序。最重要的,还要有动力。如何牵引这一系列复杂结构在短时间内发生形变,又要把大大小小的动力源头及传导设施藏好,是让人光想想就头疼的问题。
其实,真要让如此庞杂的构筑物在短时间改变体积并轻易翻转,折叠肯定不是什么好办法,熟悉工程学的人大约会选择更根本、更简便、也更易于操作的办法, 那就是——充气。
(意大利事务所3GATTI在上海嘉定区进行的旧建筑改造,就用到了“气泡墙”)
充气建筑早已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上至飞机机库下到家用露营帐篷,充气建筑都体现出优异的可塑性和轻便特征。尤其对于复杂形体,它会像花式气球一样任你揉捏摆布。此前,一群意大利设计师就在上海嘉定设计了一个把老房子和充气体相结合的建筑。它通过气体的收放来改变建筑的外在形态与体积。
所以,如果觉得折叠北京太过复杂,把它变成三群不同北京人生活的充气城堡可能更加靠谱。当然一点点从萎靡到饱满的充气过程,似乎没有噼里啪啦的折叠来得震撼心魄,这可能也是男人更喜欢变形金刚、女人则更喜欢大白的原因吧。
好,感谢你读到这里,正片结束,没有字幕, 我们开始放彩蛋, 看看女主角依言的家在现在的北京城的哪个位置。
小说里提到,依言跟老刀会面的地址“在她家东面3公里多一点”的某超市,途中经过街景包括一个扎眼的“8车道”,而这个超市呢,就在她工作的“西单某处”的附近。
以此倒推,我们可以得知,依言家的大体方位,就在西单沿长安街往西3公里处附近。也就是说, 依言的家在木樨地周边某小区,根据这一地区现状,我们可大致圈定为路北三里河三区、茂林居或者玉渊潭公寓一带。
(我们本来还很兴奋地以为依言家的原型会是大名鼎鼎的钓鱼台七号院,这样就能对上依言在小说里设定的身份了!结果好像差了一点点)
既然都考据到这儿了,我们就又顺手推断了下老刀进入第一空间的确切位置。小说里写,老刀进入第一空间后,“跑了一公里后”来到依言家,那基本就可以判定入口处在依言家方圆一公里内。
再结合这一公里的沿途景观描写,得出“粗壮的银杏”,“巨大的园子”,“翻转的地方就在园子的湖边”三个有效信息,得出有效结论——
(玉渊潭公园,以及三里河地区有名的银杏树林荫道)
老刀翻转的地方在木樨地以北一公里的玉渊潭公园湖边, 他沿着三里河的银杏树林荫道走到了木樨地的依言家。